一、考核目的
对我校网络教研工作进行考核,是我校教学考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以促进教研工作方式的改变,以促进教师教研工作方式的转变,探索和提高教研管理信息化水平。
二、考核的主要内容和要求
1、网络教研工作参与度:各学科教师博客的日志数,参与评论数,访问数量,本人的评论数与回应数。
2、日常网络教研工作:提供教师教学学习资源,组织教学热点问题和难点的讨论,研究互动方式,丰富互动内容。
3、教师个人博客:采用实名制管理方法,设计美观,内容齐全,注重实效,形成自主管理和更新的机制。博客的主要内容如下。
(1)个人学期年度教学工作计划;
(2)教师的教学反思(最少5篇)教学论文(最少1篇)科研(最少1篇)
(3)教师教学资源:教案、课例评价、课件、学案等。(最少10篇)
(4)教学热点、难点问题讨论(最少参与5个热点,每次评论不少与10次)。
(6)参与教育体育局和学校网络教研主题的讨论。
(7)对学校教师、学生提出问题的回复;
(8)推荐给其他教师的优秀论文和精美文章(转载);
(9)教学故事或学习感悟(最少1篇)。
(10)学科网络教研工作总结。该总结是年度工作总结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包括网络教研工作成果、问题、体会及以后的工作计划与建议。
4、参与网络教研的有关要求。
(1)每位教师每周不得少于一次,并且要参与学校教研主题的交流发言,对教学录像,教学设计,教学片断,教学故事,教学心得等文章进行浏览后,写出体会,回帖、学习体会采用实名制,以备检查。
(2)各教研组每月至少一次网络教研活动,对组内教研活动,公开课,示范课,学科专题等进行网络教研。
(3)上传内容和回帖要实事求是,尊重他人。
三、考核标准及方法
主要根据网络教研工作的参与度,即教师博客的主要内容10条(日志数、参与评论数、访问数量、本人的评论数与回应数等)中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。其中基本内容包括“博客的主要内容”:教学案例与反思,教学设计,教育教学随笔,教学论文等。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按年终考核分A、B、C 三个等级。
A级:内容具备10项,基本内容齐全,各项基本内容达到规定数量和质量。
B级:内容具备7项以上,基本内容相对齐全,其它内容未达到规定数量和质量。
C级:内容具备6项以下,基本内容不齐全,一半以上内容达不到规定数量和质量。
五、考核结果的应用:
1.对网络教研工作进行奖励:每学期学校将在A级中评出10名“十佳博客”。学校的评先、评优、评模等各项教师荣誉上报工作只能在A级中产生。
2.网络教研工作评价结果按一定权重计入年终考核,并作为评先、评优、评模以及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,网络教研年终考核为C级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。